好123旅游网
普宁丨大坪打造以发展“生态旅游、特色农业”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名镇。
责编:好123旅游网2025-10-09
导读近期,大坪发布了《普宁市大坪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公示草案》,提出大坪镇将打造以发展生态旅游、特色农业为主体的普宁市宜商宜居宜游特色小镇、生态旅游名镇。走进大坪大坪镇位于普宁市西南部,东毗船埔镇,南邻陆丰市,西连大坪农场和后溪乡,北接陆河县,区位优势明显。大坪镇是农业大镇,农业主产稻谷、甘薯、花生等,水果主要有青梅、杨桃、青榄、桃、李、梨等; 商贸流通活跃,有青榄、蔬菜和耕牛三个专业市场;坐拥多个旅游资源,有善德梅海、雁南飞茶园、大草原、龙坑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等知名胜地。镇

近期,大坪发布了《普宁市大坪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公示草案》,提出大坪镇将打造以发展生态旅游、特色农业为主体的普宁市宜商宜居宜游特色小镇、生态旅游名镇。

走进大坪

大坪镇位于普宁市西南部,东毗船埔镇,南邻陆丰市,西连大坪农场和后溪乡,北接陆河县,区位优势明显。大坪镇是农业大镇,农业主产稻谷、甘薯、花生等,水果主要有青梅、杨桃、青榄、桃、李、梨等; 商贸流通活跃,有青榄、蔬菜和耕牛三个专业市场;坐拥多个旅游资源,有善德梅海、雁南飞茶园、大草原、龙坑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等知名胜地。镇域国土空间面积约76.83平方公里,包括1个社区、12个行政村组成,七普常住人口2.25万人,人口城镇化率51.4%。

规划范围: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普宁市大坪镇行政管辖全域,规划面积约 76.83平方公里,包括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。

规划期限: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,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,近期至2025年,远景展望至2050年。

目标定位

总体定位:生态小镇 尚德大坪。

壮大青梅、茶产业,推动青梅生态种植、精深加工、旅游观赏、 文化休闲融合发展;完善善德梅海、大坪红色生态公园等现有景区设施配套,集聚资源品质, 打造以发展生态旅游、特色农业为主体的普宁市宜商宜居宜游特色小镇、生态旅游名镇。

发展目标:

规划至2025年,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初显,镇村布局体系得到优化,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产业提升取得重要进展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融合发展质效得到大幅提升。

规划至2035年,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,基本建成“以“青梅+农旅”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型城镇” 。生态环境全面改善,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,产业发展惠及城乡居民,实现“镇、村” 高质量融合发展。

人口规模:规划至2035年,全镇常住人口预期为2.53万人。

人均城镇建设用地:规划至2035年,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不高于115平方米。

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

构建大坪镇 “一心、一轴、三区”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。其中,

“一心”即城镇服务中心;

“一轴”为沿镇域南北方向串联各旅游景点打造南北旅游发展轴;

“三区”为城镇综合服务区、北部善德梅海旅游区和南部红色茶乡区。

镇域面积约76.83平方千米。规划至2035年,镇域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约80%;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比4%;商业服务业用地占比4%;工矿用地占比3%;交通运输用地占比7%;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占比1%;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占比0.4%;特殊与留白用地占比0.3%。

复合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

规划构建网络状、多层次的镇区道路系统,形成 “主干路—次干路—支路”三级道路等级。

主干路,主要包括省道S228、省道S337等,规划红线宽度为24-32米;

次干路,主要包括邮埔路、中学路等,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为16-32米,规划打通断头路、拓宽瓶颈路、提升老旧路,加强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;

规划支路道路红线为12米,规划畅通道路“微循环” ,提高 居民出行便利度。

分类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

分类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:按照集聚提升类、特色保护类和一般发展类分类引导村庄差异化发展。

集聚提升类村庄: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基本落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5个村庄 (大坪村、埔岭村、新竹村、埔心村、稔尾村),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,激活产业、优化环境、完善配套,保护保留乡村风貌,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。

特色保护类村庄:主要为城镇开发边界外文化底蕴深厚、历史悠久、风貌独特的5个村庄 (善德村、甲湖村、粘田村、龙坑村、塘唇村),要统筹保护、利用与发展的关系,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延续性。

一般发展类村庄:主要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基本落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2个村庄 (三溪坝村、新福村),目前发展方式不明确、暂时无法分类的村庄,要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。此类村庄要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保持 村庄环境整洁卫生,做好长效管理和维护。

显示全文